本文作者:叶叶

诗歌语言的暗示性(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作文300字)

叶叶 2024-11-18 00:49:33 20
诗歌语言的暗示性(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作文300字)摘要: 本篇目录:1、诗歌语言的“暗示性”具有怎样的特点2、什么是诗歌中暗示性问题...

本篇目录:

诗歌语言的“暗示性”具有怎样的特点

1、诗词的暗示性大体上有两种,一是含蓄,一是寄托。钱钟书说:“夫‘言外之意’,说诗之常,然有含蓄与寄托之辨。诗中言之而未尽,欲吐复吞,有待引申,俾能圆足,所谓‘含不尽之意,见于言外’,此一事也。

2、①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、品格的高尚。“洛阳亲友如相问,一片冰心在玉壶。”(唐·王昌龄《芙蓉楼送辛渐》)——我的心像晶莹的玉壶的冰一样,样高洁如故。

诗歌语言的暗示性(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作文300字)

3、离开了意象,就无以谈意境。因此,在诗词中,起点是意象,终点是意境,灵魂却是用暗示性的诗歌语言表现出来的意象的寓意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是“形”,诗歌意象的寓意是“神”。

4、思考1: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,它们如“木叶”一样,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,如“月”“梅”“柳”“杜鹃”等。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,体味古诗中的“月亮”意象的艺术特点。

5、【柳与留音近,诗词中的“折柳送别”有暗示性,抒发分别时的离愁别恨,朋友间的厚意深情。写秋柳,又以春柳作比。春日之柳的繁盛,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;春日愈是繁华得意,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。

什么是诗歌中暗示性问题

1、“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,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”钱钟书如是说。中国诗人暗示的方法之多,题材之广,实在不是我所能掌握的。因此,我只想从“意象”这一角度,浅析中国诗歌的暗示性。

诗歌语言的暗示性(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作文300字)

2、①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、品格的高尚。“洛阳亲友如相问,一片冰心在玉壶。”(唐·王昌龄《芙蓉楼送辛渐》)——我的心像晶莹的玉壶的冰一样,样高洁如故。

3、诗人创作,可以直抒其情,明言其事,也可以情附物上,意在言外。言在此而意在彼,古称之为“寄托”,也即语言的暗示性,多表现在诗歌意象的寓意上。意象就是(物)象与(情)意的组合。

4、就诗歌中的暗示性来说,其实通常是用一个字或词来表达其中作者真实的想法的。也可以说诗歌中很多会用谐音字来表达,如:柳通留,琴通情,之类的。

5、解把飞花蒙日月,不知天地有清霜。[注]这首诗题为“咏柳”,实际上托物寓意。通过对柳树“倚得东风势便狂”“飞花蒙日月”的描摹,写出了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;并用“天地有清霜”警告他们必无好下场,难逃灭亡的命运。

诗歌语言的暗示性(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作文300字)

说木叶中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具有怎样的特点,结合第二段简要作答_百度知...

1、孤苦中的陪伴:如: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。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孤身一人,只有月亮陪伴。

2、木叶:袅袅兮秋风,洞庭波兮木叶下--疏朗微黄 树叶:美女妖且闲,采桑歧路间,柔条纷冉冉,落叶何翩翩--繁润绿色 总结:不同暗示性的字进入诗歌,往往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。

3、”木叶“中”木"就是树的意思,木叶即为树叶,在古典诗歌中特指落叶。有暗示意义,可让人联想到秋天的落叶,给人以落寞之感,营造凄清的艺术格调。《说木叶》鉴赏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。

4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质。 学习分析与综合的方法。 课文围绕“木叶”举出古典诗歌中的大量实例,通过精到的比较、分析,阐发了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质。

关于咬文嚼字和诗歌暗示性的问题

1、“折柳”在这首诗里就是一个意象,表达了两层意思:一是指曲名,即一支汉乐府古曲《折杨柳》,此曲抒写的是离别行旅之苦。

2、隋无名氏的《送别》诗:“杨柳青青着地垂,杨花漫漫搅天飞。

3、此夜曲中闻折柳,何人不起故园情。 ——此柳指曲名,“柳”谐音“留”表现对故乡的不舍和思念。

4、梅:高洁品质,如凌寒独自开;草:感恩、报恩,如谁言寸草心、衔草结环;柳,暂时想不到暗示什么,诗句有羌笛何须怨杨柳,春风不度玉门关。

古典诗歌的暗示性有何规律

②对月思亲——引发离愁别绪,思乡之愁。“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”(唐·李白《静夜思》)——望月思乡异常感伤。“小楼昨夜又东风,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。

诗词的暗示性大体上有两种,一是含蓄,一是寄托。钱钟书说:“夫‘言外之意’,说诗之常,然有含蓄与寄托之辨。诗中言之而未尽,欲吐复吞,有待引申,俾能圆足,所谓‘含不尽之意,见于言外’,此一事也。

用典抒情: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。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,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、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,属于借古抒怀。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,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。

本文就古代诗歌运作的两条规律———作品反向表现生活和比衬、托物寄寓情感来进行阐述,以期帮助学生打开鉴赏思路,梳理鉴赏流程,达到涵养性情,培植想象力、创造力的目的。

...诗歌语言中也有暗示性的问题,二者的意思是一样的。

1、此夜曲中闻折柳,何人不起故园情。 ——此柳指曲名,“柳”谐音“留”表现对故乡的不舍和思念。

2、“折柳”在这首诗里就是一个意象,表达了两层意思:一是指曲名,即一支汉乐府古曲《折杨柳》,此曲抒写的是离别行旅之苦。

3、就诗歌中的暗示性来说,其实通常是用一个字或词来表达其中作者真实的想法的。也可以说诗歌中很多会用谐音字来表达,如:柳通留,琴通情,之类的。

4、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,进一步强调了涛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。

5、”因此常用来形容离别的心情,所以古代有折杨柳表送别。草的含义比较丰富,写离愁别恨:“离恨恰如春草,更行更远还生。”,写思归:“晴川历历汉阳树,芳草萋萋鹦鹉洲。”,还可以写坚贞不屈、自然的更迭等不一一列举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作文300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,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,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,给我留言。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

阅读
分享